《上海证券报》:碧水源: 潜心膜技术 再生“一条河”-wepoker官网

 《上海证券报》:碧水源: 潜心膜技术 再生“一条河”-wepoker官网

欢迎您访问碧水源集团网站!

news

新闻中心

《上海证券报》:碧水源: 潜心膜技术 再生“一条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乔翔

2017-10-23
返回列表

70亿立方米,接近黄河年径流量的九分之一,相当于海河的三分之一,超过北方不少中等河流的水量——这就是碧水源迄今所建设的数千个膜法水处理工程每年再生的水资源规模。

从17年前的一家小公司,到如今营收近百亿、资产330亿、市值近600亿的行业龙头,碧水源秉持“中华不碧水,吾辈誓不休”的理念,将世界领先的膜技术用于水质净化,助力化解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难题,为城市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wepoker官网的解决方案。

碧水源更懂得如何借力资本实现跃升,却不被资本诱惑所左右。公司的募资使用、资本运作紧紧围绕主业,以“皮”与“毛”来界定产业与资本的关系。

持守 不做低标准的水质改善项目

“国标把地表水质量按功能从高到低分为ⅰ至ⅴ类,污染程度超过ⅴ类的水,通称‘劣ⅴ类’,除可调节局部气候外,几无其他用处。一些水务公司的所谓提标改造类似‘卖药不治病’,虽然提了标,但最后产出的水仍是相当于劣ⅴ类的脏水。碧水源的原则是,不让我们改善到ⅳ类水标准,就不做这个项目。”在碧水源总部大厦会议室,公司董事长文剑平谈及公司发展历程时,再三强调他的做事原则,一如“中华不碧水,吾辈誓不休”的公司理念。

创立于2001年的碧水源,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全系列膜生产与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的环保企业,以其世界领先的膜技术解决我国“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的三大难题。截至目前,碧水源已参与了太湖流域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已建成数千个膜法水处理工程,占膜法水处理市场份额的70%以上;相关项目日处理规模约2000万吨,占水处理行业总量的近10%;每年生产高品质再生水70亿吨,相当于再生了一条河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潜心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水匠”,碧水源的利器就是膜技术,该技术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出水水质可达ⅳ类水质标准,已成为我国解决“水脏”问题的关键支撑性技术。公司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了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膜(df),与传统的膜产品相比,通量高,脱盐性能好,操作压力和运行成本低。而通过“mbr df”双膜技术,碧水源还可把污水进行超净化处理,升级到ⅱ类或ⅲ类水质,可作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源地的重要补充,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少”问题。

此外,公司的反渗透膜(ro)可以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适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工业水循环利用、纳滤及反渗透浓水处理等。

定力 产业与资本的“皮毛理论”

技术优势之外,资本的加速和倍增效应,也是碧水源迅速做强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面对真金白银的巨大“诱惑”,碧水源又能“心如止水”。

“对于产业和资本的关系,我的理解是‘皮’和‘毛’。”在文剑平看来,碧水源首先要把主业做扎实,只有这样,“毛”(资本)才会实实在在地依附于“皮”(实业),并深深扎根。

“上市之初,公司募集了不少钱,还有超募的,我们抵御住了一些短期高回报项目的诱惑,夯实根基,发展实业,只做能实际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回忆起当年的战略选择,谈到公司发展历程及所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时,文剑平透出了实业家特有的自豪感。自2010年上市以来,碧水源所募集的24亿元资金,已全部投向主业。

从17年前的一家小型科技环保企业,到如今总资产逾330亿元,碧水源已学会有效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跃升,而不被资本所左右。

“其实,公司当年开发的第一代膜与国内其他品牌相比,性能差别不大,但跟国际水平比,差距很明显,自己开发升级至少需要两三年,而有了资本的助力,就能引入国际水准的研发团队,快速发展国际顶尖的技术,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系列膜与装备制造生产线,一举实现膜技术的迭代更新。”文剑平坦言。

对外延并购,碧水源出手次数不多,却往往一击必中。如2016年初,公司以12.32亿元收购了具有工程建设资质的久安集团49.85%的股权。根据当时的业绩承诺,久安集团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净利润分别应达1.73亿、1.99亿、2.36亿元。碧水源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久安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已达1.44亿元。

“这次收购太值了!”文剑平难掩心中喜悦,“如果没收购久安集团,我们现在可能会寸步难行,因为我们自身是没有市政一级、二级资质的。碧水源刚开始时只是一个技术、产品供应商,没有工程资质怎么去投标?可以说,收购久安集团对碧水源ppp业务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在7.03亿元至7.69亿元,同比增长60%至75%,增长主因之一就是较好地抓住了ppp模式的产业机遇。

“有些比我们(规模)小很多的公司,上市后频频收购兼并。就好像一个婴儿,牙齿和胃都没有长好,如何能消化得了?这就是不正确的运用资本。”文剑平指出,碧水源规划的是如何进一步借助资本提升综合实力,强化主干。

跨越 创新发展“三翼齐飞”

发展顺风顺水,碧水源仍不敢懈怠。对于成为业绩增长点的ppp模式,文剑平认为,一个好ppp项目的主要收益需涵盖投资、工程、设备和运行四个方面,碧水源在这些方面有优势,但由于其他一些公司并不能全面运作到位,导致“负债迅速增加,危机迅速积累”。因此,只有公开透明、信誉度及融资能力良好、技术和创新能力兼备的公司才能实质参与ppp项目并获益,否则将适得其反。

居安思危,提前布局。碧水源享受ppp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ppp热潮退去后的发展路径。文剑平表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思考两年、三年以后的事情,并精准布局。”

碧水源的净水机业务,主要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关系到民生健康,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民用市场。经过五年的技术积累,碧水源耗资3亿元自主研发出新一代超低压选择性纳滤芯,实现目标分离物的选择性过滤,滤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净水机业务营收接近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3.4%。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占比已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碧水源的业务还延伸到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各方面,目前已形成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湿地保护与重建、海绵城市建设、河流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市政景观建设、城市光环境设计建设、固废危废处理等全业务链。

至此,碧水源未来的发展脉络也愈发明晰。公司董秘何愿平表示:“核心的水处理业务,加上净水机业务,以及固废、环境监测、土壤修复、节能等,努力做到‘三翼齐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2号碧水源大厦   电话:010-80768888  传真:010-88434847      wepoker官网的技术支持:蒲公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