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新华网举办的“2021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网络公益对话上”,多位嘉宾聚焦“集约高效 人水和谐”分享观点。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日成表示,治水离不开膜,碧水源要坚持把膜做好。
碧水源总经理戴日成
我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很大空间
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本届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中国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戴日成举例称,中国万元gdp的用水量不断降低,目前已降至60立方米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这之中就是水资源集约利用的空间。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gdp逐年增加,但全国用水总量近年来基本维持在6000亿立方米左右(2019年全国用水总量为6021亿立方米),这说明水效在不断提高。
另外,2019年我国“其他水源供水量”超过了100亿立方米,今年或将超过120亿立方米,这些非常规水源供水量的主要来源,一个是污水资源化利用,另一个是海水淡化,可以作为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途径之一。
他表示,二者的核心技术都离不开膜材料,碧水源将从膜材料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思路,把污水向资源化方向推进,向海水要水资源。
污水资源化可有效推进我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 缓解水资源短缺
戴日成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水处理行业有两大趋势:第一是污水治理思路从达标排放向加强水环境改善转变;第二个趋势是老百姓喝水需求,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喝健康水转变。这两个趋势也是行业里企业应该投入科研力量努力的方向。
2021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污水资源化利用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认为污水资源化确实是解决我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保护三个问题的主抓的核心方向。”戴日成说。
碧水源目前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已深耕二十年,提出了污水再生利用及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在喝健康水方面,碧水源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的纳滤饮用水技术可以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质,去掉水中有害的物质;同时,通过纳滤技术提高水效率,比传统净水设备节水约3倍。
把中国从膜的应用大国变成膜的科技强国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变化,科技自立自强是引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重要途径。
碧水源是一家以研发起家的公司,在科研方面一直保持着高比例的投入。戴日成透露,碧水源正在研发未来污水处理厂,运用纳米级高精度膜分离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高效回收污水中的资源和能源,将污水处理厂升级为兼具保护环境、增加水资源、生产能源和氮磷肥料等多功能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碧水源在把中国从膜的应用大国变成膜的科技强国方面做出了贡献。”戴日成称,目前世界上现有的膜材料,中国都能实现国产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膜产品和国外膜产品进入了混合“战斗”阶段,为了保持市场的领先性,就必须要把膜材料制作成本降低。
他透露,碧水源新一轮的研发目标是把膜材料成本降低30%—50%,目前小试、中试都很成功,预计2022年能走上产业化道路。“我们一直坚信治水离不开膜,把膜做好,水就有希望。”戴日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