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技术可支撑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利用
当前,我国节水工作初见成效,2012年-2020年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到453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是当前的治水新思路。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剑平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推进污水高等级资源化是重要的节水战略,应重视科技创新,以此支撑污水资源化利用和节水工作开展。
污水也可高等级资源化利用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最优的节水方式。”文剑平认为,将节水与治污相结合,一举两得。同时,这样能够更加科学地利用每一滴水。
他介绍说,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轻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促进再生水成为城市的“第二水源”,据住建部统计,2020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46亿立方米,较2012年增加了4倍,占城市供水总量的23.2%。
在北京,再生水已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目前,北京市的再生水使用量全国第一,每年再生水利用量达12亿立方米,占北京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近三成。
污水资源化利用在不少地区已经开展,文剑平认为,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可以率先开展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利用。
比如,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地表水ⅳ类,用于市政杂用、景观环境、生态补水、农林牧渔;甚至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作为环境敏感地区生态或水源地补水、回灌以及工业回用等。
现有技术能否做到?
文剑平表示,《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动节水技术与工艺创新,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加大节水产品和技术研发力度等。近年来,公司一直注重节水、资源化技术研发。
目前,公司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将城镇污水稳定提升到地表水ⅳ类;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可对污水进行超净化处理,将城镇污水处理至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
在北京的小红门再生水厂,每天有60万立方米高品质再生水产出,有的甚至可以作为高科技企业生产用水源。据介绍,小红门再生水厂部分出水经碧水源的“cmf-ro”双膜技术进一步净化处理后,可供给中芯国际作为芯片生产中所需的工业用超纯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这也是我国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在高端制造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
截至目前,碧水源已在全国建成150余座污水资源化厂,每天处理总规模超过2000万吨,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70亿吨。
此外,在“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碧水源也在积极打造海水淡化项目。在山东青岛,由碧水源和青岛水务集团联合投建的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一期规模为10万吨/日。
“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文剑平提倡的。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中,由于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国产化,使得吨水处理价格降幅可达30%左右,售水价格为4.25元/立方米,已经与自来水生产成本相近。这一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反渗透膜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及应用示范项目”,对国内海水淡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