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创新技术让水真正循环起来 碧水源减污降碳协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wepoker官网

 《中国环境报》:创新技术让水真正循环起来 碧水源减污降碳协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wepoker官网

欢迎您访问碧水源集团网站!

news

新闻中心

《中国环境报》:创新技术让水真正循环起来 碧水源减污降碳协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1-08-04
返回列表

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力争达到30%。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再次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认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设,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就水处理领域来说,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方向,污水资源化技术、水处理工艺和运营环节的节能降耗、污水处理未来厂都是业内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这也是碧水源一直在创新研发和布局的领域。

绿色工厂创新先进技术、绿色产品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开展绿色制造是工信部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此,工信部在全国工业行业中选择一批代表性强、产品市场影响力大、设计开发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开展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

2016年,碧水源被确定为全国试点企业,经过三年的持续创建,2019年被工信部授予国家首批“工业产品绿色(生态)设计示范企业”,成为环保水处理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作为示范企业,碧水源围绕绿色制造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积极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

据此,碧水源在产品设计中,确保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在质量控制上,进行严格的监控;在生产制造上,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在环境保护上,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能源管理上,建立能源管理中心,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营造出了一个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可循环利用的工厂环境。

去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碧水源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同时,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碧水源牌ow-df-24 型纳滤直饮机”入选绿色设计产品。

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产品。新一代低压选择性纳滤芯净水技术是绿色生产的代表,生产从原料选择、有害物质替代减量、工艺技术创新、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环节严格把控,打造了无污染、无浪费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净水产品。

去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碧水源自主研发的“双膜法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入选目录。这一“十二五”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技术,是可同时解决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开创性技术。业内专家指出,该技术将成为我国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

资源化让污水循环起来

“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

污水高等级资源化一直是碧水源所倡导的。

据文剑平介绍,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可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补给,已成为我国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节能降耗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碧水源此前创新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我国污水资源化领域的关键支撑技术和“国之重器”。

“用一把钥匙打开了两把锁”是碧水源一直倡导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将城镇污水稳定提升到地表水ⅳ类;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可对污水进行超净化处理,将城镇污水处理至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成为高品质再生水源。

碧水源新型绿色低碳技术v-mbr为北京再添高品质生态补水。采用新型v-mbr技术的北京窦店再生水厂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天为周边的河流添1.5万吨的高品质再生水。

此外,在国内规模最大再生水厂——高碑店再生水厂和北京市第二大再生水厂——小红门再生水厂,由于采用了碧水源超滤膜技术,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均可达地表水ⅳ类,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等,大大节约了优质新水资源。其中小红门再生水厂部分出水为中芯国际芯片制造提供工业用超纯水,售价每吨在6元-7元之间,真正让水高质量循环了起来。

不仅是北京,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在全国各地都有成功实践。

在滇池流域、洱海流域等国家重点水环境敏感地区,碧水源 “双膜法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为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和湖泊污染地区污水处理问题提供了突破性技术支撑,对我国节能减排、水环境改善以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助力碳中和,全生命周期降碳

步入“十四五”,我国进入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环保能源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

碧水源作为我国高科技水处理行业领军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超前布局,成功实践着环保和节能降碳的协同创新。

一方面,公司不断对工艺进行节能降耗的升级研发。从膜产品生产制造到运营环节节能降耗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的实效出发,在mbr技术、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的基础上,又收获了研发新成果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mbr。

据介绍,这一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耗低、膜抗污染性强,其出水总氮较传统曝气mbr技术降低30%,即降低3-5mg/l,组器运行能耗较传统mbr组器降低70%,按照1000万吨/天的处理规模计算,每年可使mbr组器运行能耗节省2—3亿元。既提升了出水水质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已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膜法水处理技术之一。

另一方面,碧水源一直在积极努力实现污水处理厂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公司正在研发的面向未来的可实现资源循环、能源回收、环境友好的低碳污水资源全回收厂,运用纳米级高精度膜分离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高效回收污水中的资源和能源,将污水处理厂升级为兼具保护环境、增加水资源、生产能源和磷肥回收等多功能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同时,碧水源旗下子公司碧兴物联结合碳排放监测监管平台,实现碳排放基础及过程数据的监测监管,实现碳管理的精细化、数字化和标准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路上,碧水源深耕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膜装备制造,一直以来把节能降耗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为重要的研发方向,强调通过在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选择、生产制造工艺建设及验证、资源回收利用、碳排放监测监管等多个环节的实践,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减碳模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2号碧水源大厦   电话:010-80768888  传真:010-88434847      wepoker官网的技术支持:蒲公英

"));
网站地图